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医用可穿戴生理参数监测设备的计量技术

周凤 定翔

周凤,定翔. 医用可穿戴生理参数监测设备的计量技术[J]. 计量科学与技术,2021, 65(8): 7-10 doi: 10.12338/j.issn.2096-9015.2020.9056
引用本文: 周凤,定翔. 医用可穿戴生理参数监测设备的计量技术[J]. 计量科学与技术,2021, 65(8): 7-10 doi: 10.12338/j.issn.2096-9015.2020.9056
ZHOU Feng, DING Xiang. The Metrology Technology of Medical Wearable Physiological Parameter Monitoring Equipment[J]. Metrolog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1, 65(8): 7-10. doi: 10.12338/j.issn.2096-9015.2020.9056
Citation: ZHOU Feng, DING Xiang. The Metrology Technology of Medical Wearable Physiological Parameter Monitoring Equipment[J]. Metrolog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1, 65(8): 7-10. doi: 10.12338/j.issn.2096-9015.2020.9056

医用可穿戴生理参数监测设备的计量技术

doi: 10.12338/j.issn.2096-9015.2020.9056
基金项目: 重要家庭健康监测设备计量参数评价关键技术研究(2019YFF0216301)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周凤(1981-),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医用可穿戴设备计量,邮箱:zhoufeng@nim.ac.cn

    通讯作者:

    定翔(1984-),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医学计量,邮箱:dingxiang@nim.ac.cn

The Metrology Technology of Medical Wearable Physiological Parameter Monitoring Equipment

  • 摘要: 主要介绍了医用可穿戴生理参数监测设备的发展、应用情况以及涉及的主要技术。目前该类设备尚缺乏专门的计量技术规范,在参考相关传统医疗设备的标准及计量方法的基础上,探索分析了医用可穿戴生理参数监测设备的关键计量参数及技术。
  • 图  1  各种可穿戴产品

    Figure  1.  Various wearable devices

  • [1] 乔静, 胡红濮. 可穿戴设备研究热点及趋势分析[J].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2017(26): 49-52.
    [2] 范培蕾, 梁亮, 赵雨佳, 等. 可穿戴健康产品的发展与检测分析[J]. 计量技术, 2020(1): 24-27. doi: 10.3969/j.issn.1000-0771.2020.01.06
    [3] 韩晓鹏, 梁振士, 魏国胜, 等. 健康与医疗领域可穿戴电气设备的标准化工作探讨[J]. 医疗装备, 2017, 30(9): 37-38. doi: 10.3969/j.issn.1002-2376.2017.09.023
    [4] 徐令仪, 汪长岭, 毛靖宁, 等. 可穿戴技术在生理信号监测中的应用和发展[J]. 中国医疗设备, 2018, 33(3): 118-120. doi: 10.3969/j.issn.1674-1633.2018.03.031
    [5] 刘耘竹, 洪卫军. 可穿戴电子产品发展趋势及标准化研究[J]. 中国标准化, 2019(1): 105-111. doi: 10.3969/j.issn.1002-5944.2019.01.012
    [6] 鲁燕燕, 谢红珍. 可穿戴设备在医疗领域的应用[J].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17, 41(3): 213-215. doi: 10.3969/j.issn.1671-7104.2017.03.015
    [7] 贾震宇, 王维, 王琛, 等. 可穿戴设备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发展[J]. 中国医疗设备, 2017, 32(2): 96-99. doi: 10.3969/j.issn.1674-1633.2017.02.026
    [8] 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可穿戴产品分类与标识: GB/T 37035-2018 [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8.
    [9] 朱垚, 杨涛, 朱耔先, 等. 人体数据监测类智能手环现状分析[C].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诊疗仪器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年会, 北京, 2015.
    [10] 周陶, 刘玉兰, 丁小容. 可穿戴医疗设备用于生命体征测量的效果探讨[J]. 护理学杂志, 2018, 33(21): 39-42.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8.21.039
    [11] 糜泽花, 钱爱兵. 智慧医疗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文献综述[J]. 中国全科医学, 2019(22): 366-370.
    [12] 王雨佳. 可穿戴设备对相关行业未来发展的意义[J]. 河南科技, 2019(4): 29-31. doi: 10.3969/j.issn.1003-5168.2019.04.014
    [13] 何丽钦. 国内外智能可穿戴设备监管浅析: 标准化改革与发展之机遇[C]. 第十二届中国标准化论坛, 杭州, 2015.
    [14] 崔宏恩, 姚绍卫. 可穿戴医疗设备关键技术及其质量控制初探[J].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15, 39(2): 113-117. doi: 10.3969/j.issn.1671-7104.2015.02.010
    [15] 李珊珊. 基于脉搏波的穿戴式连续血压监测方法的研究[D]. 南京: 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系, 2017.
    [16] 王浩, 李澍, 王晨希, 等. 移动医疗器械终端产品质控技术研究[J]. 中国医疗设备, 2017, 32(6): 9-11, 19. doi: 10.3969/j.issn.1674-1633.2017.06.003
    [17] 陶毅阳. 穿戴式体温监测设备的服务设计研究[D].杭州: 浙江大学工业设计工程系, 2015.
    [18] 陈延慧. 睡眠呼吸的穿戴式监测技术研究[D]. 广州: 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 2009.
    [19] 阮晓东. 可穿戴设备: 强势布局移动医疗[J]. 新经济导刊, 2015(Z1): 46-49.
    [20] 魏奕星, 邓朝华. 可穿戴医疗设备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综述[J]. 中国数字医学, 2019, 14(12): 22-25.
  • 加载中
图(1)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657
  • HTML全文浏览量:  373
  • PDF下载量:  165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网络出版日期:  2021-04-29
  • 刊出日期:  2021-08-0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