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bliometric Analysis of Disaster Chain Research in China’s Plateau Regions
-
摘要: 当前国内关于灾害链的研究较少,尤其是高原地区的灾害链。以知网CNKI为数据源,对灾害链主题词进行文献检索,借助CiteSpace进行共现分析、聚类分析、突现分析,详细分析了高原地区的灾害链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结果表明:2005年至2023年“灾害链”类的期刊文献收录量最多的是《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为13篇,该类论文学科分布大多数属于地质学,其他为交叉学科的融合研究;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共现分析、突现分析,得到研究热点的关联词有地质灾害、多灾种、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地震等;高原地区的灾害链类型是冰湖灾害链、滑坡灾害链等。当前针对灾害链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数值模拟和监测技术。由于高原地区的特殊地势,灾害链类型多样,研究力度不足,故未来高原地区的灾害链研究会强化对诱发因子的研究,监测技术更加趋于智能化,与工程建设紧密结合。Abstract: The study of disaster chains in China, particularly in plateau regions, is currently limited. This paper utilizes CNKI as a data source to investigate the disaster chain literature. Utilizing CiteSpace, it conducts co-occurrence, cluster, and emergence analyses, thereby providing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he state of disaster chain research and methodologies in these plateau regions.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from 2005 to 2023, the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featured the highest number of publications on disaster chains, totaling 13 articles, predominantly within the field of geology, along with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The research hotspots, identified through keyword analyses, include geological disasters, multi-hazard scenarios, natural disasters, risk assessment, and earthquakes. Notable disaster chain types in plateau areas encompass glacial lake and landslide disaster chains. Current research methods predominantly involve numerical simulations and monitoring technologies. Given the plateau region's unique terrain and diverse disaster chain types, there is a need for increased research efforts, particularly focusing on triggering factors. Future studies are expected to enhance monitoring techniques towards greater intelligence and integration with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
Key words:
- metrology /
- bibliometric analysis /
- disaster chain /
- plateau regions /
- research analysis
-
表 1 期刊文献增长值
Table 1. Growth in journal literature
年份 年增长量 年增长率 2006 2 0.15 2007 9 0.60 2008 3 0.13 2009 −9 −0.33 2010 6 0.33 2011 1 0.04 2012 −1 −0.04 2013 3 0.13 2014 6 0.22 2015 −10 −0.30 2016 10 0.43 2017 −13 −0.39 2018 18 0.90 2019 0 0.00 2020 26 0.68 2021 −10 −0.16 2022 15 0.28 2023 −44 −0.64 表 2 期刊文献发文量
Table 2. Journal publication counts
序号 期刊 期刊发文量 1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13 2 地学前缘 7 3 地理学报 3 4 地理科学进展 3 5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 6 地质学报 2 7 地理研究 2 8 电力系统自动化 2 9 地球科学 2 10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 表 3 期刊高引文统计
Table 3. Statistics of highly cited journal articles
序号 篇名 作者 刊名 发表时间 被引 下载 1 四论灾害系统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史培军 自然灾害学报 2005 610 5752 2 五论灾害系统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史培军 自然灾害学报 2009 347 6339 3 汶川地震次生山地灾害及其减灾对策 崔鹏;韦方强;陈晓清;何思明;游勇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8 249 2431 4 黄土地质灾害研究中的关键
问题与创新思路彭建兵;林鸿州;王启耀;庄建琦;成玉祥 工程地质学报 2014 219 2993 5 川藏铁路沿线主要不良地质
条件与工程地质问题薛翊国;孔凡猛;杨为民;邱道宏;苏茂鑫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0 182 7882 6 地质灾害链 韩金良;吴树仁;汪华斌 地学前缘 2007 143 3742 7 自然灾害链及其断链减灾模式分析 刘文方;肖盛燮;隋严春;周菊芳;高海伟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6 132 1974 8 突发事件的事件链概率模型 李藐;陈建国;陈涛;袁宏永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130 2692 9 干热岩地热能研究与开发的若干重大问题 李德威;王焰新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5 129 4183 10 灾害系统:灾害群、灾害链、灾害遭遇 史培军;吕丽莉;汪明;王静爱;陈文方 自然灾害学报 2014 126 3709 表 4 作者发文统计
Table 4. Author publication statistics
序号 引用频次 年份 作者 1 13 2005 史培军 2 9 2020 李滨 3 9 2012 李德威 4 8 2006 肖盛燮 5 8 2006 王静爱 6 8 2020 高杨 7 7 2012 周洪建 8 7 2021 王猛 9 7 2017 殷跃平 10 6 2020 万佳威 表 5 机构分布统计
Table 5. Statistics of institutional distribution
序号 引用频次 年份 机构 1 19 2007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 15 2013 中国科学院大学 3 15 2020 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 4 13 2009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5 12 2007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6 10 2006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7 10 2010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8 9 2008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9 9 2009 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10 7 2006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表 6 关键词图谱表
Table 6. Keyword graph table
序号 引用频次 中心性 年份 关键词 1 203 0.84 2005 灾害链 2 38 0.16 2005 地质灾害 3 21 0.04 2012 多灾种 4 21 0.03 2010 泥石流 5 20 0.05 2007 地震 6 19 0.04 2008 汶川地震 7 17 0.04 2013 自然灾害 8 17 0.02 2010 滑坡 9 16 0.01 2016 风险评估 10 15 0.03 2006 断链减灾 表 7 关键词共现表
Table 7. Table of keyword co-occurrences
序号 引用频次 年份 关键词共现 1 203 2005 灾害链 2 35 2005 地质灾害 3 21 2010 泥石流 4 21 2012 多灾种 5 19 2011 自然灾害 6 19 2008 汶川地震 7 18 2011 风险评估 8 17 2010 滑坡 9 14 2007 地震 10 14 2015 复杂网络 表 9 关键词时间线表
Table 9. Keyword timeline table
序号 引用频次 年份 时间线图谱 1 203 2005 灾害链 2 38 2005 地质灾害 3 21 2010 泥石流 4 21 2012 多灾种 5 20 2007 地震 6 19 2008 汶川地震 7 17 2010 滑坡 8 17 2013 自然灾害 9 16 2016 风险评估 10 15 2015 复杂网络 表 8 关键词聚类表
Table 8. Keyword clustering table
序号 引用频次 年份 关键词聚类 1 203 2005 灾害链 2 38 2005 地质灾害 3 21 2012 多灾种 4 21 2010 泥石流 5 20 2007 地震 6 19 2008 汶川地震 7 17 2010 滑坡 8 17 2013 自然灾害 9 16 2016 风险评估 10 15 2015 复杂网络 表 10 突显词时间线表
Table 10. Timeline table of highlighted words
序号 关键词 节点出现时间 突现强度 突现开始时间 突现结束时间 2005-2023 1 灾害链 2005 20.32 2018 2023 2 多灾种 2012 7.09 2018 2023 3 复杂网络 2015 6.76 2020 2023 4 风险评估 2011 5.52 2019 2023 5 滑坡 2010 5 2019 2023 6 汶川地震 2008 4.3 2012 2013 7 堰塞湖 2021 3.87 2021 2021 8 地质灾害 2005 3.84 2014 2014 9 自然灾害 2011 3.39 2018 2020 10 应急管理 2009 3.28 2021 2023 表 11 主题词检索灾害链表
Table 11. Table of disaster chain topics searched
序号 主题词 篇数 1 青藏高原灾害链 20 2 高原灾害链 14 3 西藏灾害链 3 4 藏东南灾害链 2 5 雅鲁藏布江灾害链 2 表 12 西藏地区灾害链汇总
Table 12. Summary of disaster chains in Tibet
灾害链分类 模式规律 西藏地区案例 冰湖灾害链 冰湖溃决—洪水—泥石流—堰塞湖—溃决洪水 西藏次仁玛错 冰湖溃决—洪水—泥石流 西藏米堆沟 冰湖溃决—洪水 西藏然则日阿错 滑坡灾害链 泥石流—滑坡 西藏天魔沟 滑坡—碎屑流/泥石流—堰塞湖—溃决洪水 西藏色东普沟 滑坡-堰塞湖-洪水 西藏江达县沙江白格滑坡 冰滑坡—冰湖溃决—泥石流 西藏地区康马县冲巴吓错 崩塌灾害链 崩塌-碎屑流/泥石流-堰塞湖-洪水 西藏林芝县色东普沟冰岩崩碎屑流 冰塌灾害链 冰崩-冰湖溃决-泥石流 西藏聂拉木县嘉隆措;吉隆县扎那泊;索县坡戈错;
洛扎县扎日错;聂拉木县次仁玛措;吉隆县隆达错;
定结县吉莱错;工布江达县达门拉咳错;波密县光谢错;冰崩—冰湖溃决—泥石流—洪水 西藏地区康马县桑旺错、定日县阿亚错、聂拉木县嘉龙错、洛扎县得嘎错、 表 13 灾害链诱发因子
Table 13. Inducing factors of disaster chains
诱发因子分类 具体诱发因子 冰川诱发 冰川跃动、冰川侵蚀、 地形地貌 坡向、高原隆升、高程、岩性、土壤类型、涌浪高度、地表覆盖 地震诱发 地震震级、地震烈度 气候诱发 降雨量、气温变化、光照强度 人为活动 工程扰动、与水系距离、与道路距离、土地利用 -
[1] 张向民. 青藏高原东南缘自然地理对铁路交通廊道提出的挑战[J].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2023, 43(1): 1-17. doi: 10.13409/j.cnki.jdpme.20220526002 [2] 韩金良, 吴树仁, 汪华斌. 地质灾害链[J]. 地学前缘, 2007(6): 11-23. [3] NEGI S, NEGI G. Framework to manage humanitarian logistics in disaster relie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n Indi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mergency Services, 2020, 10(1): 40-76. [4] SYAHRIR I, SUPARNO, VANANY I. Healthcare and Disaster Supply Chain: Literature Review and Future Research[J]. Procedia Manufacturing, 2015, 4: 2-9. doi: 10.1016/j.promfg.2015.11.007 [5] ZERIN T, A. H A B, K. D Y, et al. Sustainable disaster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for relief operations in Bangladesh[J]. Journal of Humanitarian Logistics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2022, 12(2): 631-651. [6] BEHZAD M, KUMAR C V, MAHDI P M, et al. Disaster relief supply chain design for personal protection equipment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J]. Applied soft computing, 2021, 112: 107809. doi: 10.1016/j.asoc.2021.107809 [7] CONGRONG L, MING W, FANG C, et al. Integrating the SLIDE model within CAESAR-Lisflood: Modeling the ‘rainfall-landslide-flash flood’ disaster chain mechanism under landscape evolution in a mountainous area[J]. Catena, 2023, 227: 1-13. [8] GUANGZHI R, KAIWEI L, LINA H, et al. Hazard Mapping of the Rainfall–Landslides Disaster Chain Based on GeoDetector and Bayesian Network Models in Shuicheng County, China[J]. Water, 2020, 12(9): 2572. doi: 10.3390/w12092572 [9] 李卫宁, 金舒婷. 基于灾害链理论的危机信息需求预测研究[J]. 情报科学, 2021, 39(9): 25-34. [10] 马鹏辉, 彭建兵. 论黄土地质灾害链(一)[J]. 自然灾害学报, 2022, 31(2): 1-11. [11] 马鹏辉, 彭建兵. 论黄土地质灾害链(二)[J]. 自然灾害学报, 2022, 31(3): 15-24. [12] 李子轩, 杜鹃, 徐伟. 基于机器学习的降雨—滑坡灾害链直接经济损失脆弱性评估[J]. 灾害学, 2022, 37(4): 220-224. [13] 王鹏, 杨柯, 雷杰, 等. 泸定6.8级地震公路地质灾害链效应分析[J]. 灾害学, 2023, 38(2): 121-126. [14] 杜文杰, 盛谦, 杨兴洪, 等. 基于两相双质点MPM的滑坡堵江灾害链生全过程分析[J]. 工程科学与技术, 2022, 54(3): 36-45. [15] 刘威, 何思明. 金沙江沃达潜在滑坡诱发灾害链成灾过程数值模拟[J]. 工程科学与技术, 2020, 52(2): 38-46. [16] 刘文方, 李红梅. 基于熵权理论的斜坡地质灾害链综合评判[J]. 灾害学, 2014, 29(1): 8-11. [17] 程刚, 王振雪, 李刚强, 等. 我国滑坡监测文献计量研究的可视化分析[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2, 32(7): 172-179. [18] 王琼, 欧元超, 张平松. 基于文献计量的滑坡监测技术现状及趋势分析[J]. 人民长江, 2022, 53(8): 123-132. [19] 高超, 赵强强, 张菲菲. 基于中文文献计量统计分析的农业干旱灾害研究进展[J].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43(2): 1-9. [20] 徐航, 陈宁生, 杨志全. 西藏冰湖溃决频次与径流峰值流量相关性分析[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3, 23(9): 3641-3647. [21] 张玺国, 周雄冬, 徐梦珍, 等. 西藏地质灾害易发性及对水能开发适宜度影响[J]. 地理学报, 2022, 77(7): 1603-1614. [22] 孔嘉旭, 庄建琦, 彭建兵, 等. 兰州老狼沟黄土微地貌灾害链时空分布特征与危险性模拟研究[J]. 工程地质学报, 2021, 29(5): 1401-1415. [23] 刘传正, 吕杰堂, 童立强, 等. 雅鲁藏布江色东普沟崩滑-碎屑流堵江灾害初步研究[J]. 中国地质, 2019, 46(2): 219-234. [24] 阿如汉, 涂杰楠, 刘红岩, 等. 基于Fluent数值模拟的冰湖涌浪分析——以西藏聂拉木县嘉龙错为例[J]. 冰川冻土, 2018, 40(4): 837-845. [25] 肖华波, 王泽皓, 石伟明, 等. 猴子岩水库色玉滑坡涌浪灾害链CFD–DEM耦合数值模拟[J]. 工程科学与技术, 2023, 55(1): 161-170. [26] 王冉, 王学良, 袁鸿鹄, 等. 基于统计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的滑坡视摩擦系数影响因素及特征研究[J]. 工程地质学报, 2021, 29(3): 825-833. [27] 刘波, 胡卸文, 何坤, 等. 西藏洛隆县巴曲冰湖溃决型泥石流演进过程模拟研究[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21, 48(5): 150-160. [28] 刘文, 王猛, 宋班, 等. 基于光学遥感技术的冰崩隐患遥感调查及链式结构研究——以西藏自治区藏东南地区为例[J]. 自然资源遥感, 2022, 34(1): 265-276. [29] 冉德甫, 鲁安新, 张世强, 等. 国道214线西藏段地质灾害遥感调查与评价[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6(1): 88-91. [30] 除多, 才旺顿珠, 拉旺顿珠, 等. Sentinel-2监测西藏冰崩灾害[J].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22, 37(6): 1289-1301. [31] 张海泉, 何文秀, 赵波, 等. 四川丹巴县“6.17”梅龙沟泥石流-阿娘寨滑坡灾害链现场调查与监测分析[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1, 21(29): 12481-12489. [32] 唐尧, 王立娟, 廖军, 等. 基于InSAR技术的川西高山峡谷区地质灾害早期识别研究——以小金川河流域为例[J]. 中国地质调查, 2022, 9(2): 119-128. [33] 闫怡秋, 郭长宝, 张永双, 等. 基于SBAS-InSAR技术的西藏雄巴古滑坡变形特征[J]. 地质学报, 2021, 95(11): 3556-3570. [34] 李禹霏, 陈世昌, 徐湘涛. 贵州都匀马达岭地质灾害链的自动化监测[J]. 工程地质学报, 2014, 22(3): 482-488. [35] 刘威, 杨宗佶, 游勇, 等. 滑坡涌浪诱发冰湖溃决灾害链过程分析与模拟[J]. 工程科学与技术, 2022, 54(2): 41-48. [36] 唐得胜, 杨永红, 常鸣. 藏东南地区冰湖溃决泥石流灾害链成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 水电能源科学, 2013, 31(12): 174-178. [37] 申艳军, 陈思维, 张蕾, 等. 冰雪型地质灾害链高位萌生、动力溃散及物相转化过程剖析[J]. 冰川冻土, 2022, 44(2): 643-656. [38] 李滨, 高杨, 万佳威, 等.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地区特大地质灾害链发育现状及对策[J]. 水电与抽水蓄能, 2020, 6(2): 11-14,35. [39] 崔鹏, 陈容, 向灵芝, 等. 气候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山地灾害及其风险分析[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4, 10(2): 103-109. [40] 熊德清, 崔笑烽. 喜马拉雅山脉地震带主要地质灾害与地形地貌关系——以西藏日喀则地区为例[J]. 地质通报, 2021, 40(11): 1967-1980. [41] 刘伟. 西藏易贡巨型超高速远程滑坡地质灾害链特征研析[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2(3): 11-20. doi: 10.16031/j.cnki.issn.1003-8035.2002.03.002 [42] 杨兴国, 曹志翔, 邢会歌, 等. 冰碛土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灾害链发展过程机理与模拟技术研究构想[J]. 工程科学与技术, 2022, 54(3): 1-13. [43] 种艳, 陈冠, 孟兴民, 等. 高山峡谷区滑坡-泥石流灾害链成灾模式与危险性评价——以舟曲立节为例[J].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58(3): 372-384. doi: 10.13885/j.issn.0455-2059.2022.03.012 [44] 李东阳, 年廷凯, 吴昊, 等. 滑坡–堵江–涌浪灾害链模拟的DEM–CFD耦合分析方法及其应用[J]. 工程科学与技术, 2023, 55(1): 141-149. [45] 陈世壮, 徐卫亚, 石安池, 等. 高坝大库滑坡涌浪灾害链研究综述[J].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2023, 43(3): 83-93. [46] 罗腾, 白征东, 过静珺, 等. 基于北斗卫星系统的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在西藏地下水位和地应力监测中的应用[J]. 工程勘察, 2011, 39(2): 78-80,4. [47] 杨天军. 川藏公路南线(西藏境)雪崩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研究[J]. 中国科技论文, 2018, 13(8): 921-925. doi: 10.3969/j.issn.2095-2783.2018.08.013 [48] 郎永彪, 郑郧, 金伟, 等. 青藏高原湖泊引流疏导工程多年冻土立体监测方法[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1, 38(6): 45-51. doi: 10.11988/ckyyb.20200214 [49] 祁生文, 李永超, 宋帅华, 等. 青藏高原工程地质稳定性分区及工程扰动灾害分布浅析[J]. 工程地质学报, 2022, 30(3): 599-608. doi: 10.13544/j.cnki.jeg.2022-0172 [50] 李国和. 青藏高原东南缘工程地质区划与铁路选线对策[J]. 铁道工程学报, 2021, 38(2): 8-12. [51] 张博, 傅荣华, 傅小兵. 西藏阿里地区巴尔至札达公路改建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及防治对策[J]. 水土保持研究, 2005(6): 191-194. [52] 汤明高, 傅涛, 张维科, 等. 西藏G318典型地质灾害成因机制及防治对策[J]. 公路交通科技, 2012, 29(5): 30-36. doi: 10.3969/j.issn.1002-0268.2012.05.006 [53] 胡亚珍, 吕丽花, 陈俊旭, 等. 西藏亚东县道路连通性及其受地质灾害的影响[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 45(2): 399-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