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科研院所科技奖励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探讨—以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为例

荣婕 杨帆 于夏晖 杨东 陈军 卢祝华

荣婕,杨帆,于夏晖,等. 科研院所科技奖励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探讨—以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为例[J]. 计量科学与技术,2024, 68(5): 121-126 doi: 10.12338/j.issn.2096-9015.2024.0022
引用本文: 荣婕,杨帆,于夏晖,等. 科研院所科技奖励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探讨—以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为例[J]. 计量科学与技术,2024, 68(5): 121-126 doi: 10.12338/j.issn.2096-9015.2024.0022
RONG Jie, YANG Fan, YU Xiahui, YANG Dong, CHEN Jun, LU Zhuhua. Practice and Discussion on the Manage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wards in Research Institutions: A Case Study of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trology, China[J]. Metrolog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4, 68(5): 121-126. doi: 10.12338/j.issn.2096-9015.2024.0022
Citation: RONG Jie, YANG Fan, YU Xiahui, YANG Dong, CHEN Jun, LU Zhuhua. Practice and Discussion on the Manage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wards in Research Institutions: A Case Study of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trology, China[J]. Metrolog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4, 68(5): 121-126. doi: 10.12338/j.issn.2096-9015.2024.0022

科研院所科技奖励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探讨—以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为例

doi: 10.12338/j.issn.2096-9015.2024.0022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荣婕(1992-),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工程师,研究方向:科研管理,邮箱:rongjie@nim.ac.cn

    通讯作者:

    卢祝华(1982-),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科研管理,邮箱:luzhh@nim.ac.cn

  • 中图分类号: TB9

Practice and Discussion on the Manage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wards in Research Institutions: A Case Study of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trology, China

  • 摘要: 科技奖励是激发科研人员科技创新活力的重要举措之一。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作为国家最高计量科学研究中心,长期以来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激励,通过设立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科学技术奖,进一步激发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促进科技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科研创新生态。基于历史数据,系统梳理了2006—2022年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科学技术奖奖励申报和获奖情况,针对在科技奖励管理过程中发现的报奖数量持续下滑的现象,剖析存在的问题和形成原因,总结凝练了通过增设青年科技奖、调整奖励等级、提高奖励力度等方式激发科研人员报奖积极性的经验做法和管理成效,并就进一步优化奖励管理制度、加大成果宣传和科普力度、优化信息化系统等方面提出建议。
  • 图  1  2006—2022年院奖申报趋势

    Figure  1.  Trends in the number of NIM S&T Award applications from 2006 to 2022

    图  2  不同办法实施期间年均申报数量

    Figure  2.  Average annual number of applications during different versions of award management regulations

    图  3  三个五年计划期间申报数量

    Figure  3.  The number of applications during the three five-year plan periods

    图  4  院奖申报和获奖项目负责人年龄分布

    Figure  4.  Age distribution of NIM S&T Award applicants and recipients

    图  5  2006—2022年院奖获奖趋势

    Figure  5.  Trends in the number of awarded NIM S&T Award projects from 2006 to 2022

    图  6  院奖申报负责人职称分布

    Figure  6.  Distribution of applicants' professional posts for the NIM S&T Award

    表  1  院奖管理办法奖励设置情况

    Table  1.   Award settings of the NIM S&T Award management regulations

    版本 院奖类别 院奖等级
    特等 一等 二等 三等
    2006 一类
    二类
    2013 基础研究奖
    应用研究奖
    /
    软科学奖 / /
    2016 基础研究奖
    应用研究奖
    /
    软科学奖 / /
    2022 基础研究奖
    应用研究奖
    /
    软科学奖
    青年科技奖
    / /
    注:“★”表示该类奖励设置了对应等级的奖项。
    下载: 导出CSV
  • [1] 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 人民日报, 2022-11-01.
    [2] 许恩平. 浅析科技成果奖励申报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 科技成果纵横, 2009(5): 37-38. doi: 10.3969/j.issn.1005-5096.2009.05.012
    [3] 涂兴佩. 改革, 从未止步 —《关于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方案》解读[J]. 中国科技奖励, 2017(7): 26-27.
    [4] 刘垠. 突出战略导向 进一步优化提名机制[N]. 科技日报, 2023-12-14.
    [5]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简介[EB/OL]. [2022-10-06]. http://www.nim.ac.cn/node/141.
    [6] 杨东, 荣婕, 杨帆, 等. 科研成果管理数字化转型实践与探索 —以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为例[J].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 2021(1): 33-40. doi: 10.3772/j.issn.1674-1544.2021.01.006
    [7] 周建中. 中国不同类型科技奖励问题与原因的认知研究 —基于问卷调查的分析[J]. 科学学研究, 2014(9): 1322-1328,1338. doi: 10.3969/j.issn.1003-2053.2014.09.006
    [8] 陈姝玲. 科技成果申报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 船舶设计通讯, 2021(1): 107-110. doi: 10.3969/j.issn.1001-4624.2021.01.025
    [9] 李湘萍, 段永鸿, 胡娟. 高校对科技成果奖励管理的布局与职责研究[J]. 北京教育(高教), 2021(3): 57-60.
    [10] 岳花兰, 李晓璐, 李葳, 等. 医学科技奖励申报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建议[J]. 医学教育管理, 2022(4): 485-488.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2.04.021
    [11] 赵硕, 聂振宇. 企业科技奖项申报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以A企业为例[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3(8): 37-39.
    [12] 尚宇红, 严卫宏. 我国科技奖励体系的结构分析[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3(4): 47-50. doi: 10.3969/j.issn.1674-7062.2003.04.012
    [13] 刘易斯. 科研院所自主创新模式下的科技奖励管理[J]. 经济师, 2018 (7): 40, 42.
    [14] 黄园淅. 国外青年科技奖励促进人才成长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J]. 科技传播, 2023(7): 29-33. doi: 10.3969/j.issn.1674-6708.2023.07.009
    [15] 薛姝, 何光喜. 对《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若干重要问题的讨论[J]. 科技导报, 2020(13): 135-140.
    [16] 陈瑞飞, 墨宏山, 史冬梅, 等.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实施效果、不足及改进对策研究[J].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2023(6): 16-21. doi: 10.3772/j.issn.1009-8623.2023.06.003
    [17] 中国政府网.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J]. 中国科技奖励, 2023(9): 4-5. doi: 10.3969/j.issn.1672-903X.2023.09.002
    [18] 王海磬. 进一步激发女性科技人才创新活力[N]. 光明日报, 2021-07-20.
    [19] 任志超, 刘蕾, 胡羚, 等. 广东省科技人才发展对策 —以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获奖者年龄与性别为视角[J]. 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研究, 2022(1): 51-57. doi: 10.3969/j.issn.2096-5095.2022.01.008
    [20] 刘雅琦, 董阳, 梁思琪. 我国青年科技奖励体系的现状、问题及建议浅析[J]. 今日科苑, 2023(10): 34-44.
    [21] 佚名.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解读[J]. 中国科技奖励, 2022(2): 24-25.
    [22] 牛盼强. 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关系的演进[J]. 科学管理研究, 2023(5): 22-26.
  • 加载中
图(6) / 表(1)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13
  • HTML全文浏览量:  32
  • PDF下载量:  14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4-01-23
  • 录用日期:  2024-01-31
  • 修回日期:  2024-02-26
  • 网络出版日期:  2024-05-17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